北京市城市建設檔案館成立于1981年,1990年新館落成并正式對外開館。2001年12月20日被北京市政府命名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本館總建筑面積10662平方米,150平方米展廳1個,通道展覽20余米。現存各類紙質品檔案100萬余卷,且每年不斷遞增。館藏包括北京市地上、地下建筑物、構筑物的竣工檔案和大量與首都城市建設密切相關的珍貴歷史照片、錄音、錄像和模型檔案。其中,作為“鎮館之寶”的 “1949年北京城原狀模型”翔實地記錄了1949年北京城的真實面貌,對青少年了解北京城的變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本基地以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為原則,充分利用館藏檔案,積極改進展示手段和更新展出內容。近年來,先后利用館藏檔案舉辦了《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成就展覽》《北京名人故居圖片資料展覽》《北京市舊城中心區歷史照片展覽》《歲月· 光影——神州第一街歷史街片展》《時光如煙 古都巨變——輝煌四十年影像記憶展》等。以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展出方式,增強教育基地的輻射力和影響力,通過形式多樣的愛國主義教育,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進一步實現檔案的社會價值。